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2025年度青年导师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团仪式暨培训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6-17 发布:[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刘金朝 点击:3次
为引导青年师生扎根基层,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服务社会发展,6月13日下午,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2025年度青年导师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团仪式在教3楼110室顺利举行。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常务副书记邹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实践团总顾问邓雁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雷鸣,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副书记刘金朝,教务处副处长耿晓洁,校团委副书记伊然,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青年导师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负责人田璐,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晶,以及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教师、实践团团长、安全信息员共80余名师生代表出席仪式。会议由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委员、党委保卫部(处)副处长艾广义主持。
伊然首先介绍了2025年暑期实践团整体情况,一组亮眼数据展现出学校社会实践蓬勃发展的态势:从 2005 年的 81 支团队发展到如今的 291 支团队,参与学生达 2700 余人,指导教师数量创下 130 名的新高。其中,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组建的 25 支实践团,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红色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实践,占全校团队总数近 10%,为社会实践工作筑牢安全与质量根基。
邓雁希结合自身教学观察,深刻阐释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提出当前理论课堂存在“沉默”现象,而社会实践恰恰能激发青年活力,是学生“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的必由之路。
邹顺首先对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长期以来对“青年导师成长计划”的支持表示感谢!回顾五年实践探索历程,今天取得的成绩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机关青年干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已纳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深入开展“红旗在山谷中飘扬”思政教育融入实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这为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今后高质量开展青年导师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今年社会实践的核心在于“三个结合”:与学习教育相结合,聚焦学生关切的实际问题;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建设的“金点子”;与学生成长相结合,践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一线陪伴。同时,着重强调“安全第一”原则,要求做好及时的信息报送,防范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风险。
开团仪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晶、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干部谢冰晶开展了社会实践专题培训。
刘晶围绕“社会实践那些事” 详细讲解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撰写流程及规范。
谢冰晶结合多年带团经验,分享了“将育人开展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案例与心路历程。
本次开团仪式暨培训会圆满结束。246名青年学子将在25位机关青年导师的带领下,奔赴祖国各地,以脚步丈量山河,用实干书写青春,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贡献地大智慧与力量。